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是黄河、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拥有大面积的草地、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共有120多条河流纵横全州,水域面积达47.55万亩;黄河流经甘南境内约433公里,径流量增加108.1亿立方米,占黄河源区总径流量184.13亿立方米的58.7%,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补给功能和水土保持、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区域气候等功能,是青藏高原“中华水塔”的重要涵养地。近年来,甘南生态环境急剧恶化,雪线上升,草地大面积的退化与沙化,干旱、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日益加剧,昔日被誉为“中华水塔”和“黄河蓄水池”的玛曲湿地正在干涸,对黄河补水量大幅下降,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减弱,已影响到黄河源区及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今年8月份,中科院兰州分院院长程国栋院士受邀到甘南,对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情况进行了科学考察,并在《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甘南生态环境恶化亟需国家大力支持保护》的院士建议书上签名,使该建议书经12位院士签名后呈报给国务院。10月中旬,甘南州领导来到兰州,与程国栋院士和中科院寒旱所副所长吕世华研究员等专家就黄河源区的水资源-生态-气候变化复合系统综合研究的院地共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相关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据悉,甘肃省拟将“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项目”列入全省“十一五”规划中“十大百亿工程”项目内。该项目主要包括黄河重要水源区生态功能划分、生态区保护工程、生态功能恢复工程、生态经济示范工程及支撑系统建设五大方面。
(科技合作处 姬贵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