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内部资源ARP系统登陆
   
  院地合作
  工作动态  
  合作区域  
  共建机构  
  项目进展  
  合作项目  
  项目申报  
  技术需求  
  合作记事  
  创新成果  
  资料汇集  
 
 
 
  图 片 库
 
阴和俊在兰州分院召开座谈会
阴和俊调研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阴和俊调研近代物理研究所
阴和俊调研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侯建国在兰州分院主持召开人才工作会议
侯建国调研兰州分院
  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筹)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兰州文献情报中心
·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
  首页 > 院地合作 > 工作动态
 
切花百合脱毒种球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成果鉴定
2006-03-06 | 编辑: | 【  

  3月4日,由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和天水师范学院合作完成的“切花百合脱毒种球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了甘肃省科技厅组织,中科院兰州分院主持的成果鉴定。该项目属甘肃省生物技术专项,并得到了“兰州市-中科院高新技术种子资金”的支持。 

  该项目在国内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切花百合脱毒种球低成本产业开发的技术体系,在种球脱毒、病毒检测和商品种球快速繁殖等技术方面均有重要创新,研究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其创新点在于: 

  一是建立了适合西北地区推广应用的切花百合种球国产化低成本繁育的技术体系----百合种球病毒检测及脱毒技术、脱毒原原种及原种繁育技术和鳞片扦插技术、脱毒小籽球土壤和无土周年栽培技术、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和种球冷处理和冷藏技术。 

  二是研制出黄瓜花叶病毒(CMV)和百合无症病毒(LSV)检测的试剂盒,其检测的准确性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技术水平,极大地降低了百合病毒检测的成本。在病毒鉴定、提纯和试剂盒研制方法上有所创新,申报2项国家发明专利已被受理。 

  三是提出了递进脱毒、特定抗病毒药剂聚肌胞脱毒及茎尖脱毒、化学处理和热处理联合使用的综合脱毒技术,有效地脱除切花百合种球的主要病毒。 

  四是提出了种球田间繁育技术---筛选出百合小籽球无土栽培的最佳营养液配方B2N1和适用量。建立了鳞片低密度扦插、田间自然越冬和两个连续生长季无破坏性栽培种球快繁体系,使鳞片到开花球的繁殖周期缩短为两年。提出了西北地区百合种球繁殖土壤的低成本改造方法,大幅度减少草炭用量和减轻对环境破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建立了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和露地栽培相结合的种球周年繁殖技术体系,提出了切花百合种球根部病害防治的技术,并通过综合技术应用,生产出了成本低而质量达到国外种球同等水平的东方百合种球。 

  五是研究出打破休眠变温处理方法,并初步测定冷处理过程种球淀粉、可溶性糖、蛋白质和脂肪以及有关活性酶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得出了适宜的前期和后期的变温处理范围。 

  (科技合作处  于晓萍)

 

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网站标识码:bm48000013
电话:0931-2198855 E-MAIL:czw@lzb.ac.cn
地址:兰州市天水中路6号
6201020200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