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由联合国工发组织、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中国工程院国际合作局、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甘肃省政府有关部门和中科院兰州分院等联合主办的“发展中国家太阳能领域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国际研讨会”在兰州开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院长程国栋主持了开幕式。
能源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很多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研讨会旨在通过探讨和寻求解决开发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交流各国利用太阳能的经验和成果;寻求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之间在该领域里合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推动和促进可再生能源在发展中国家的开发利用。
国务院参事室参事、科技部原秘书长、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在代表中国政府的致词中表示,太阳能是朝阳产业,孕育着巨大的潜在经济利益,发达国家依靠技术和产业优势占领国际可再生能源的主要市场,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诸多障碍和挑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并借此机会,邀请各国来宾参加今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2007世界太阳能大会”。
省长助理郝远在致词中表示,甘肃省虽然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但十分重视对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和利用,早在1978年成立的自然能源研究所是我国最早的太阳能研究机构,该所已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660余名太阳能实用技术人才。我省将一如既往地继续支持太阳能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愿意在学习别国经验的同时,与发展中国家在太阳能研究与利用领域开展互利合作。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官员Evert Kok先生在致词中介绍了UNIDOD 的主要职责,“协调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是该组织3个主要活动内容之一,并强调南南合作是UNIDO的重点支持对象,这次会议正是促进这类交流的途径之一。同时希望不久前在兰州成立的“联合国工发组织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转让中心(ISEC)”协助支持在不同国家建立更多的国家级太阳能技术项目,以全面促进太阳能事业发展。Evert Kok感谢中国政府对ISEC的有力支持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做出的巨大贡献。
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国际组织与会议处蔡嘉宁处长在致词中表示,中国政府目前已与世界100个国家签订了双边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包括太阳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是中国对外科技合作的优先领域,中国政府将在“十一五”期间将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比例由现在的7%提高到15%,希望能够在相关领域促进更多更有效的国际科技合作。
来自亚洲、非洲、美洲、欧洲就南太平洋地区的29个国家的政府官员、专家和企业家以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近200位来宾出席了开幕式。
(甘肃省科技厅国际合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