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日,由甘肃省科技厅组织,中科院兰州分院主持,在兰州对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所、甘肃惠森药业公司和甘肃定西市旱作农业技术推广研究中心共同完成的“蒙古黄芪优质种源选育技术研究”项目进行了成果鉴定。
该项目针对黄芪种质混杂和选育技术滞后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蒙古黄芪优质种源选育技术研究,为黄芪规范化种植提供了技术支撑。
项目通过对甘肃省定西地区人工栽培蒙古黄芪进行系统的调研、群体选育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从现有人工栽培蒙古黄芪种源中筛选出8个品系,并进行生物学特性、经济学性状的田间对比试验以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对比测定,初步筛选出3个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品系,为今后开展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同时在甘肃陇西和青海西宁地区分别进行了苗期和成药期的综合性状及抗病能力的对比研究,筛选出了一个优质高产品系。另外根据各个品系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的观察结果,制定了分类检索表,为今后优良品系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成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较强的实用性,可为黄芪优良品种选育和规范化生产起到重要作用,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