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视角

传媒视角

想与高手过招 自己先要成为高手

——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局长吕永龙谈中科院国外引智战略

发表日期:2010-11-19来源:放大 缩小
□丁佳
 
2008年12月,刚刚上台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名华裔物理学家朱棣文担任美国能源部长。
 
2010年6月,俄罗斯政府掷出28亿美元,用于支持一项为期十年的国外引智计划。
 
对于国际科研人才资源的争夺,已经上升到国家的战略层面。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局长吕永龙当然也深知这一点:“国际合作也好,科研工作也好,关键在人。”
 
作为中国科研顶尖机构的代表,中国科学院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科学时报》记者对吕永龙进行了专访。
 
长达两年的发问
 
“2008年,有个美国记者问了我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你怎么能确认中科院能吸引到国际性人才?你们具备什么条件,能够把高水平的科学家吸引过来?”吕永龙说,“那时我们的国际合作交流人才计划才刚刚开始实施,许多事还没开始做。但是现在我就可以回答那位记者,已经有很多外国专家来了,来中科院做实质性的合作研究工作。”
 
据统计,中科院专门针对国际人才交流合作方面开展的计划有数项。比如“爱因斯坦讲席教授计划”、“中国科学院外国专家特聘研究员计划”、“中国科学院外籍青年科学家计划”等,都已做成响当当的品牌。
 
在谈到这些年来吸引国际人才工作方面的变迁时,吕永龙表示,过去我们的科研条件比人家落后,科研工作者的语言水平也跟不上;现在我们已经过渡到能够自主研制新装备,科学家中很多也都具有国际经验,能与外国人自如交流了。
 
“而当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到了一定水平之后,自然有人愿意来和你合作。这个道理就像打牌一样,只有你的牌技到了一定程度之后,才会有人愿意和你玩。科学家也喜欢跟高手过招。”吕永龙说。
 
用两年的时间回答一个问题,看似有点长,其实也很短暂。在这两年里,一共有480位外籍科学家通过“外国专家特聘研究员”和“外籍青年科学家”两个计划,来到中科院从事相对稳定的科研工作。很多人在工作了一年之后,还想继续在中国做下去。去年,来中科院的外国科学家已经有至少18位得到工作的延续许可。
 
“我们的国际合作交流人才计划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要进一步推进实施,让它的影响力更大。”面对不证自明的数字,吕永龙并没有感到满足,“要让人听到中科院的‘外国专家特聘研究员’或是‘外籍青年科学家’,都会觉得他们水平高、实力强、成果多,这才是我们最终希望看到的。”
 
中科院的“黄埔军校”
 
吕永龙强调,人才引进一定要和人才培养相结合。中科院推出了一些计划,来支持国内人才的成长,使他们能够走向国际,到各个国际组织中去任职。
 
今年8月份,中科院国际合作局与中国科技大学合作办了一期“国际组织任职与后备青年骨干培训”的课程。吕永龙介绍,这个培训班堪称中科院专门针对国际组织任职的“黄埔军校”,今年是第一期,以后打算做成一个常规项目,做成精品。
 
从100多名申请者中精挑细选出来的20余名学员,在完全模拟国际组织工作环境的氛围下完成了为期两周的强化培训。
 
所有的报告都用英文进行,从怎样参与计划,怎样在国际组织发挥协调作用,到国际协议的谈判,文件写作,国际法规,再到如何提出一个科学计划,如何推进实施等多方面的内容,学员们都进行了系统的学习。
 
吕永龙说:“我们的目标就是培养人才,使他们具有国际性的视野,具有战略性的眼光,有一定的操作能力和组织协调管理能力,然后我们还希望将来能为这些人才提供多岗位的锻炼能力。”
 
“我们也在积极向国际组织推荐我们的人过去任职,从实习岗位、初级岗位慢慢锻炼起来,希望他们最后能走向一个比较高的职位。”吕永龙表示。
 
老外缘何爱中国
 
引智计划引来的人才究竟是怎样的组成结构,是许多人都十分关注的一个话题。例如,评审专家会不会对海外华人格外偏爱,或者吸引来的大多是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科研人员。
 
对此,吕永龙回应,针对海外华人,中科院有单独的人才计划,而“外国专家特聘研究员”和“外籍青年科学家”则是专门针对“纯老外”的。但目前来中科院工作的绝大多数都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科学家。“我们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申请者一视同仁,但科学家水平永远是第一位的。”他补充说。
 
至于社会上传闻中科院祭出“百万年薪”招徕海外人才,则更是没有这回事。吕永龙说:“我们为这些人开出的工资,其实和他们在欧洲国立科研机构做教授的一般收入水平差不多。其实,对于一个学者来说,报酬并不是最重要的,他更看重的是能过一种受人尊敬的、有尊严的生活。”
 
“此外,研究环境如何,课题是不是有价值,乃至中方合作伙伴的潜力也是这些科学家非常看重的条件。”吕永龙补充说,“这些国外专家选择中科院,是因为中科院长期以来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系统的积累,研究工作确实走在中国的最前沿,中科院的科研团队不管从年龄层次还是学科方向上,都有着很好的配伍。”
 
与华裔科学家不同,外国科学家来了以后要在一个异域的文化环境中工作,要全部用英语交流,在这基础上还要共同发表论文,共同培养研究生,把他们比较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和我们的设施、团队和理念结合起来。
 
“对于人的理解,对于文化的理解,这是前提。”吕永龙强调,“所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相信这些科学家,所谓‘用人不疑’是很关键的。”
 
双赢模式助推可持续合作
 
中科院的国际合作交流人才计划实施以来,得到了世界各地学者和院内各科研院所的积极响应。为了保证质量,中科院也设定了一系列的准入标准。
 
比如,“外国专家特聘研究员”的申请者至少需要著名大学副教授以上级别,一直活跃在前沿领域,有重要的研究成果的积累,所提出的未来研究方向具有前瞻性,与中方的合作伙伴有比较好的合作基础,或者双方的研究方向一致或能相互补充。
 
而对中方的合作伙伴,同样也有一定的要求。语言能力是不是过关,科研上是不是活跃,研究方向是不是匹配,科研支撑条件是不是完善等,都需要一一考虑。
 
吕永龙表示,这是一个双向的评估过程,中外双方的权重各占一半。必须匹配到合适的伙伴,才能更好地达到人才合作的目的。而目前的淘汰率还是很高的,达到了50%~60%。
 
“严进”不一定“宽出”。每隔一段时间,中科院都会对这些科学家进行一定的工作评估。吕永龙说:“项目结束之后,这些科学家都需要递交一份总结报告,以便评估他们能否得到工作延续的机会。”
 
与此同时,这些科学家在国内期间,中科院每年都会组织一次交流研讨会,目的是让这些科学家了解一下其他研究所、其他研究方向的情况。“这样就可以对未来我们要推出的一个‘科学家小组计划’奠定比较好的基础。”吕永龙说。
 
吕永龙表示,科学本身是超越国界的,但科研成果需要到国际上获得认可,所以科学家必须参与到国际合作中去。国际合作工作最重要的问题是推进科学家之间的合作,在科学家的基础上实现团队之间的合作,然后再进一步,就是机构之间的合作。
 
“我们要用这些外国优秀人才来培养我们的人才,同时也要培养他们的人才。”吕永龙最后强调,“合作是双向的,单向的合作是不可持续的。在平等、互利、双赢的基础上,才会有持续的合作。”
 
《科学时报》 (2010-11-17 A1 要闻)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