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视角
【甘肃工人报】心系“国家事” 肩扛“国家责”——记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永胜
甘肃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优秀入选者、甘肃省优秀专家……在张永胜办公室的书柜里,一排排荣誉证书默默诉说着这位扎根西北24年的科技工作者一路走来的星光历程。24年间,张永胜始终聚焦摩擦和润滑领域国家战略需求背后的科学技术问题,矢志不渝自主创新、勇敢担当攻坚克难。
张永胜是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兰州化物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也是2025年全国先进工作者。他主持20余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带领团队在陶瓷摩擦磨损、润滑与密封等方面做出了系统性创新性工作,攻克了超高/低温、超高速、智能自适应等润滑难题,研制的系列润滑密封材料产品与评价技术在航空航天等领域获得应用,有力支撑了相关装备的迭代升级和关键技术自主可控,践行了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科技报国的初心使命。
以国之所需为研之所向
“科研目标必须始终与国家重大需求紧密统一。”这是张永胜常常挂在嘴边的科研准则。他不仅以此谆谆教导学生,更将其化作自身科研道路上的行动指南,以严谨的态度躬身践行。
回首张永胜初入兰州化物所的岁月,彼时的他一边沉浸于学术深造,一边执着探寻适合自己的科研方向。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2008年,在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后,他迅速锚定目标:“以攻克高端装备极端服役工况下的润滑难题为核心,开展新材料创制及其摩擦磨损、润滑与密封研究。尽管这条道路上难以产出高影响因子的学术论文,但实现科学与技术的突破,对国家而言意义深远,更具战略性价值。”自此,他心无旁骛,坚定地踏上了这条充满挑战却使命非凡的科研征程。
近年来,张永胜紧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全力投入系列高性能润滑与密封材料的研发及应用研究。作为“特种润滑与密封材料创新团队”带头人、“陈绍澧高端装备摩擦磨损机制与智能润滑调控突击队”队长,他勇挑重担,牵头承担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国家“十三五”装备预先研究项目等20余项重要研究任务。在他的带领下,团队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成功研发出类钙钛矿结构、高熵陶瓷和MAB相等新型润滑剂,发展了宽温域极端环境服役陶瓷润滑材料、石墨/金属耐磨动密封复合材料以及高可靠仿生结构润滑材料等一系列特种润滑材料技术,为我国高端装备的发展筑牢技术根基,贡献关键力量。在科研成果产出方面,他围绕该方向取得了丰硕成果,相关研究成果在AdvancedMaterials,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Wear、《摩擦学学报》《硅酸盐学报》等国内外高质量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申请(授权)国际和国家发明专利40余件,登记软件著作权2件;此外,还作为主要起草人制定国家标准4项、牵头制定企业标准6项,以实际行动推动行业技术规范与创新发展。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铸就润滑材料新高度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张永胜以破竹之势向关键技术瓶颈发起冲锋,为我国高端装备迭代升级注入强劲动能。他始终秉持以国家需求为核心牵引,坚持基础科研与应用研究“双轮驱动”的科研理念,精准锚定关键科学与技术壁垒,科学布局团队研究方向,凝聚团队智慧,开启集智攻关的科研征程。
在他的带领下,一系列新型润滑材料应运而生,并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切实缓解了我国高技术装备发展进程中极端润滑的技术封锁困境。科研过程中,张永胜大胆创新,提出极端环境服役高温复合润滑材料多尺度设计新原理,巧妙突破传统复合润滑材料力学性能与摩擦学性能难以协同优化的关键难题;攻克高温(1200℃)、高速(30000rpm)润滑材料设计与跨尺度制备的核心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润滑材料无法随温度快速响应的技术短板。不仅如此,他还主导研制出我国首台可实时监测摩擦系数、漏油量的航空发动机密封系统模拟平台,以及首台能够模拟航天发动机密封工况的超高温(≥1400℃)水氧环境材料摩擦磨损测试设备,成功打破高温、高速极端工况下润滑与密封性能难以有效评价的僵局,大幅加速新材料从研发到应用的转化进程。凭借这些卓越成果,张永胜作为第一完成人,荣获甘肃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等奖励,以实力彰显科研担当,用创新书写行业传奇。
培才弘学播撒科学星火
张永胜深知,科研事业的长远发展离不开人才梯队建设、学术思想碰撞以及科学知识的广泛传播。在人才培养的沃土上,作为团队带头人与研究生导师,他倾注心血,精心培育近30名研究生,其中多人脱颖而出,成长为国家级和省部级青年才俊,为科研领域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在学术与行业建设方面,张永胜积极投身各类学术组织工作,兼任兰州市科协副主席、中国硅酸盐学会测试技术分会副理事长、甘肃省材料学会秘书长等多项重要职务,并担任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摩擦学学报》等专业期刊编委。凭借丰富的经验与卓越的影响力,他牵头组织30余场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交流、技术研讨及科技咨询会议,搭建起学术思想交融、技术经验共享的优质平台;同时,在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上作20余次特邀报告,为推动我国和甘肃省材料领域学科发展、工程实践与技术创新贡献智慧与力量。
此外,张永胜高度重视继续教育与科普工作,将传播科学知识视为己任。他积极组织材料科学技术知识的继续教育活动,每年策划并开展大型科普活动,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前沿科技知识传递给大众,不仅助力地方材料学科人才成长,更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添砖加瓦。2021年,作为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他出席全国科技大会,这既是对其科研成就与社会贡献的高度认可,也激励着他在科研育人与学术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奋勇前行,为推动科技事业进步不懈奋斗。(记者 张小芳 刘海霞 实习记者 康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