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寒旱所“库姆塔格沙漠东缘重大工程建设中的风沙防治问题”获2014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月25日,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宁卧庄宾馆召开。由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屈建军等人完成的“库姆塔格沙漠东缘重大工程建设中的风沙防治问题” 获2014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该项目属于风沙工程学研究领域,主要针对位于库姆塔格沙漠东缘极端干旱区、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和少数民族聚集区的敦煌及阿克塞地区面临的风沙威胁,研究了风沙运动的规律和风沙问题的本质,着力解决文化和自然遗迹保护、城市发展、道路交通建设等方面的风沙危害问题。 研究人员经过近25年的研究,开展了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风沙危害防治研究,在莫高窟顶建立了“A”字型防沙网并提出了以阻为主、固输结合的“六带一体”风沙危害防治体系;发现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鸣沙山月牙泉近二十五年的沙山移动特征,制定了以打通风道为主的系统流场恢复方案;提出了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由博罗转井镇搬迁至红柳湾镇的可行性和风沙治理对策,为县城搬迁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提出了敦煌—格尔木铁路途经库姆塔格沙漠沙山沟的可行性和风沙防治对策,为铁路改线途经阿克塞县城提供了理论依据。
该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基本解决了莫高窟和鸣沙山月牙泉的风沙危害问题,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创造了条件。莫高窟风沙危害防治的研究工作,引起了国际科技界的高度重视和认可,在Science上进行了专题报道。项目实施过程中,中国科学院与酒泉市人民政府共建了世界上首个戈壁研究站—敦煌戈壁荒漠研究站,形成了科研院所与地方单位联合的科技研发与应用体系,培养了一批相关技术推广队伍。发表科技论文27篇,授权专利6项,咨询报告4部。
据悉,本次共颁发甘肃省科学技术奖150项,一等奖15项,二等奖60项,三等奖75项。此外,还颁发了甘肃省科技功臣奖1项,甘肃省企业技术创新示范奖1项。
颁奖现场(前排左一为屈建军)
屈建军研究员
研究成果一
研究成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