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2025年全国科学教师特色研修班(生态环境专题)在兰州成功举办
11月3日至7日,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行政管理局、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共同承办,北京中科科教发展基金会等单位大力支持的全国科学教师特色研修班(生态环境专题)在甘肃省兰州市顺利举行。来自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50余名中小学骨干科学教师代表齐聚兰州,开启为期五天的专题学习与交流。
科教携手,共绘教育蓝图
11月3日上午,全国科学教师特色研修班(生态环境专题)在甘肃省兰州市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开班。
开班仪式上,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分党组书记、院长冯起院士致欢迎辞,他强调,当前全球生态环境治理进入关键阶段,我国正以“双碳”目标为引领,推动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在此背景下,生态环境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分党组成员、副院长赵培庆在主持中提到,兰州分院在服务国家科技战略和地方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这样深厚的科研积淀,为此次研修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承办方,兰州分院自1954年成立以来,始终扎根西部,服务国家科技战略。分院系统各单位在重离子物理、资源与能源、新材料、生态与健康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为本次研修班提供了坚实的科研基础与教学资源。
课程丰富,知识实践双提升
本次研修班为期五天,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涵盖了理论授课、实地观摩、实践创作三大模块。在理论授课环节,冯起院士领衔的授课团队为教师们带来了科学史、冰川、冻土、沙漠、大气、水文和遥感等七次精彩的科学理论课。这些课程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极具西北区域研究特色,涵盖了西北研究院的主要研究方向和传统优势学科。
实地观摩环节是本次研修班的一大亮点。大家走进西北研究院科技创新馆、甘肃地质博物馆、沙坡头沙漠研究野外台站等地,通过直观的实地教学,深入了解了生态环境类学科的科研工作。
实践创作环节则强调了直观易懂和学科优势。教师们在双导师的指导下,围绕冰川、冻土、沙漠和大气四个方向进行了教学案例的创作,并将创作成果带入中小学课堂进行科学公开课展示,获得一致好评。
圆满落幕,播撒科学种子
11月7日,随着结班仪式的举行,本次全国科学教师特色研修班(生态环境专题)圆满落幕。在结班仪式上,赵培庆副院长对本次研修班进行了全面总结。他指出:“此次研修班不仅提升了教师们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更重要的是对大家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进行了深刻的洗礼。”多位顶尖专家的精彩讲座、丰富多样的实地观摩、直观易懂的实践创作,让教师们在生态环境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学习,收获颇丰。
赵培庆副院长还强调:“科学教育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途径。”他希望教师们能够将此次研修班的收获和感悟分享给身边的同事和朋友,成为科学教育的传播者和推动者。
此次研修班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全国科学教师提供了一个高端的学习与交流平台,也为推动我国科学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实践教学

分组讨论

科学公开课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