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中国寒区旱区常见荒漠植物图鉴》出版
《中国科学报》(记者 王进东)由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李新荣研究员等编著的中国首部《中国寒区旱区常见荒漠植物图鉴》由科学出版社于日前出版发行。
李新荣介绍说,中国高寒地区简称寒区,是指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3ºC、月平均气温高于10 ºC的月份少于4个月的地区,干旱半干旱区简称旱区,是指年降水量小于400的地区幅员辽阔,占国土面积近60%。该区严酷的生境、多变的气候、复杂的地形地貌特征和特殊的陆表过程孕育着独特而多样的植物资源,是我国植物地理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及许多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它们在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全书分为《寒区植物卷》和《旱区植物卷》,内容涉及我国寒区旱区荒漠常见植物种类。《寒区植物卷》记载了中国高寒荒漠地区常见植物,自松科至菊科,共39科152属322种,图片576幅。《旱区植物卷》记载了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常见荒漠植物,自柏科至菊科,共73科315属659种,图片1680幅。两卷内容包括每个种的中文名、别名、拉丁名、形态特征、产地与分布区、生境特征,卷末附有植物的中文名索引和拉丁名索引。
本图鉴所涉及的地区包括青藏高原等高海拔和高纬度的高寒荒漠地区,以及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库姆塔格沙漠、毛乌素沙地、乌兰布和沙漠、库不齐沙漠、科尔沁沙地等沙漠和戈壁区,包括准格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等干旱半干旱荒漠区。植物标本采集地遍及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青海、西藏、新疆等7省区。编者历时3年,行程近15万公里。植物生存环境包括高寒草甸、高山灌丛、沙地、戈壁、山前平原、盐碱地和湖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