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研进展

科研进展

近代物理所等研究反质子引起的核反应机制获重要进展

发表日期:2014-05-19来源:近代物理研究所放大 缩小

  近代物理所理论物理室与德国吉森大学理论物理所科研人员基于兰州量子分子动力学(LQMD)模型,合作研究反质子和原子核碰撞中粒子产生动力学机制,取得了重要进展。 

  自从美国伯克利实验室于1955年发现反质子以来,反质子束流相继在CERN,BNL,KEK等实验室产生。利用反质子与核子或者原子核碰撞研究强子结构和性质、冷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反质子原子等已成为热点课题。正在德国建造的反质子-离子大科学装置(FAIR)建成后可提供极高束流品质和较大动量范围的反质子束流,将为研究超核特别是s=-2超核和奇异粒子(璨粒子)物理提供平台。 

  LQMD模型考虑了反质子和核子碰撞引起的所有可能反应道,包括湮灭反应、电荷转移、弹性和非弹性碰撞等,计算结果能很好解释LEAR实验数据。科研人员研究了反质子引起的核反应中产生核子、p介子和奇异粒子动力学机制,分析了产生粒子多重性与靶核质量数关系以及粒子光学势对其动力学分布影响。LQMD模型为理解低能反质子与原子核碰撞提供了工具,为进一步分析FAIR反质子束终端PANDA物理奠定了基础。 

  该项研究得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专项基金资助。 

  研究成果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C 89, 044617 (2014) 

  文章链接: http://journals.aps.org/prc/abstract/10.1103/PhysRevC.89.044617 

   

  1  入射动量为608MeV/c反质子碰撞12C238U反应中产生质子和p+介子动量分布 

   

  2  入射动量为608MeV/c反质子引起的核反应中产生质子、p+K+介子快度分布 

   

  3  4 GeV/c反质子引起的核反应中产生不带电粒子不变截面动能分布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