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
昌邑海洋生态与工程研究中心揭牌
10月14日,由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和山东省昌邑市人民政府共建的“昌邑海洋生态与工程研究中心”在山东省昌邑市揭牌。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所长马巍、副所长冯起、山东省昌邑市人民政府市长吕珊珊、副市长高文奎,以及中科院寒旱所管理部门、昌邑市直机关有关部门100多人参加了揭牌仪式。
昌邑海洋生态与工程研究中心的建立是昌邑市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潍坊市委关于招院引所等精神,本着“东西结合,优势互补,深化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昌邑海洋生态与工程研究中心”。该中心围绕昌邑市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岩土工程问题,充分利用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科研积累和人才优势,联合开展攻关研究,为昌邑市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双方将重点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合作:对昌邑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及邻近地区的植被和环境要素进行长期观测研究;联合开展昌邑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柽柳林的形成机理的研究,评估柽柳林的生态功能和资源潜力;对环渤海经济带季节冻土区岩土工程进行系统研究;联合培养地方所需人才。
马巍表示,中科院寒旱所与昌邑人民政府合作建立的“昌邑海洋生态与工程研究中心”,是双方成功合作的开始。希望通过合作,为昌邑市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撑。同时,也希望与山东省其他相关单元进行合作,共同参与到山东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上来,为山东省的跨越发展作出贡献。他表示,将要积极组织相关科技力量,针对昌邑市区域重大科技需求,凝练目标、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关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关键科技问题,为昌邑市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变发展方式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吕珊珊对中科院寒旱所给予昌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她表示,要充分依托昌邑市的区位和地缘优势,进一步深化昌邑市与中国科学院的合作,充分利用中国科学院的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进一步推进昌邑市开放发展与优化产业结构,希望通过加强与中科院的科技合作,拓展合作领域,不断推动院市科技合作取得新的成果。

揭牌仪式现场

马巍和吕珊珊为中心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