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
西北高原所举办第21届公众科学日活动
5 月 17 日,由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与青海省青藏高原生物学科研科普基地主办的第 21 届公众科学日活动顺利开展,活动以 “以科学之问启未来新程” 为主题。青藏高原生物标本馆高级工程师、青海省青藏高原生物学科研科普基地主任陈晓澄致欢迎词,西宁市第二中学副校长党继武,青海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西北高原所研究员王洪伦出席了活动。
上午,西北高原所副研究员、青海省青联委员会常委、青海省五四奖章获得者江磊作了 “石药精粹:矿物类中药的千年智慧” 科普讲座。讲座中,江磊介绍了中药起源 “神农尝百草” 以及中医 “未病先治” 的先进理念,讲述了 “橘井泉香、矿植共用”等医学典故,并强调了用药安全问题。
讲座结束后,参加活动的人员分批次参观了青藏高原生物标本馆、三江源数字国家公园、高原鱼类种质资源库、所史馆、青藏高原生物种质资源库、公共技术中心等科普场馆。
下午,在科普实践环节中,西宁市第二中学高一年级生物兴趣班的 60 名同学参与了标本制作。陈晓澄作了了 “青藏高原生物标本馆里的珍贵记忆” 科普讲座,介绍了青藏高原生物标本馆的发展史、珍贵稀有的标本资源以及科学精神的现实体现等关于标本的故事。在青藏高原生物标本馆肖洒工程师的讲解和带领下,同学们学习了制作植物标本的基本知识,并制作了属于自己的植物标本。
部分公众在青藏高原国家种质资源库志愿者牛玉等人的引导下,体验了使用三维数字标本快速构建系统为青藏高原特有植物构建种子三维数字模型,还使用显微镜观察切片,解密种子的内部结构;在青海省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志愿者李洪梅等人的引导下,完成了《泡腾片模拟药物释放》《神奇的颜色反应》科普小实验。与此同时,亲子团跟随西北高原所副研究员、海东生态农业试验站副站长刘德梅前往海东生态农业试验站参加“种事预践第二期”活动。在海东站,刘德梅作了“小麦的一生”的科普讲座,并给孩子们体验了做小麦杂交组合配置的基本方法,让孩子们亲自动手种下了自己的“梦想小苗”。
本次活动参与人次达 2700余人。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公众理解并崇尚科学精神,掌握基本科学方法,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1. 陈晓澄致欢迎词 2. 江磊作报告 3、4 讲座互动
标本馆活动现场
三江源数字国家公园活动现场
高原鱼类种质资源库活动现场
所史馆活动现场
公共技术中心活动现场
标本制作现场
探秘种质资源库——高原种子的3D建模与微观世界现场
探秘实验室——青海省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现场
“种事预践第二期”——带你走进海东生态农业试验站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