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
兰州化物所举办“资源化学视角纳米材料构筑与应用”学术报告会
为推动资源化学、药物化学、矿物材料学与生物医学的深度交叉融合,促进资源化学视角纳米材料开发应用,7月4日至5日,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甘肃省黏土矿物重点实验室和甘肃省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资源化学视角纳米材料构筑与应用学术报告会。报告会以“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为主题,由杨军丽研究员、牟斌研究员和陈佳副研究员共同主持。
兰州化物所师彦平研究员出席报告会并致辞,他强调,本次会议通过省级重点实验室平台联动,促进学科交叉和融合创新方面的重要意义。会议邀请中国农业大学艾永建研究员、山东科技大学主曦曦教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云龙研究员、兰州大学赵光辉教授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姚永超副研究员分别作了学术报告。
会场
艾永建作了题为“纳米酶复杂体系构建及其药物活性分析评价”的报告,重点从纳米酶复杂体系构筑新方法、纳米酶复杂体系递送及命运分析新体系,以及微流控纳米酶复杂体系分析评价新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最新研究成果的分享,展望了高熵纳米酶药物全生命周期分析研究。
艾永建作报告
主曦曦作了题为“矿物基纳米酶设计合成及催化应用”的报告,重点展示了如何利用蒙脱石、埃洛石等不同黏土矿物设计合成高性能矿物复合纳米酶及其在生物、环境检测领域的应用探索,阐明了二元单原子纳米酶的合成与构效关系。
主曦曦作报告
于云龙分享了其团队在“多酚材料与组织修复”的研究进展,主要从创面修复的关键科学问题出发,利用多酚类天然提取物与天然高分子构筑抗菌微针、创面修复等生物医用材料,阐释了其在抗菌、创面修复与修复机制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潜力。
于云龙作报告
赵光辉作了题为“组织修复用生物医用材料”的报告,聚焦高效动脉止血材料研发与构效关系研究,分享了在组织修复用高分子生物材料、壳聚糖止血粉、新型疫苗佐剂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应用。
赵光辉作报告
姚永超作了题为“小分子组装体的共价键捕获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的报告,从小分子组装体的概念出发,重点介绍了其团队利用共价键稳定小分子组装体的创新策略及其在药物递送、生物学应用(囊泡)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潜在应用价值。
姚永超作报告
与会人员围绕会议主题和专家进行了深度研讨交流,一致认为,基于天然矿物与天然药物资源属性和材料属性,从资源化学视角发展新型纳米功能材料,并探究其在相关领域功能应用是极具潜力的研究方向。
兰州化物所王爱勤研究员总结讲话,他指出,本次会议为不同学科背景学者搭建了良好交流平台,有效促进了学科交叉融合,期待未来能举办更多此类跨学科学术交流活动,将不同学科之间潜在的竞争关系转化为强大的协作合力,共同推动资源化学与纳米材料科学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希望青年学者要敢于想象、勇于挑战科学难题,脚踏实地解决实际技术问题,为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