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站在新起点 实现新跨越 推动大发展

——白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掠影

发表日期:2010-11-10来源:放大 缩小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在2010年这个收获的季节,国务院批准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白银高新区依靠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白银市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艰苦奋斗,不断创新,八年跨越两大步,创造了白银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的奇迹,书写了白银和甘肃开放开发的绚丽华章!白银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必将进一步促进白银开放开发和创新发展,促进白银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峥嵘岁月话创业

2002年7月3日,白银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日子,时任甘肃省省长的陆浩和中科院领导一起,为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培土奠基,拉开了白银奋战荒原、艰苦创业、科技创新的一幅壮丽画卷。

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作为白银市政府和中国科学院院地合作的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开辟了白银从凭借资源生存到依靠科技发展、从原材料生产为主到多元产业接续、从工矿基地向现代城市迈进的新的发展阶段。

白银市委、市政府将园区建设列为新世纪的“一号工程”。园区的大规模开发建设,唤醒了沉睡千年的荒山荒坡,建设者夜以继日奋战在施工现场,使城南规划区内沟壑纵横、垃圾成堆、坟墓遍地的废墟,在短短几个月之后就变成了宽阔平整的工业场地。2002年,园区实现了规划建设、奠基开工、入驻项目、产生效益“四个当年”!

园区核定规划面积8.0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按照“七通一平”加绿化的标准建设,为入驻项目提供齐备的供水、供电、供热、通讯等基础设施。目前园区已完成开发面积5.3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投资环境不断优化,供给保障、交通运输、景观绿化等各项硬件功能不断增强,整体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国家有关部委、中国科学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园区建设。2003年,甘肃省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签订科技合作协议书,把中国科学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建设列为重大实施项目。从2004年起,省政府连续三年,每年拨款900万元,专项支持中国科学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建设;2007年,省上加大对园区建设的支持,连续三年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支持园区建设。

园区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循环经济,规模不断壮大,产业聚集效应逐步显现,成为白银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平台,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科技新城展风姿

2006年7月9日,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园区设立为省级高新区,更名为甘肃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保留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牌子)。园区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资源型城市转型载体、院地合作平台、白银火炬计划实施基地、亚高原矿产品精深加工良好区域、全省重要的科研中试基地、国有荒山荒坡集约利用区”等六大特色。截至目前,园区入驻项目85个,总投资67亿元,有56个项目建成投产,吸纳就业4500多人。全部建成后,年可实现工业产值71亿元,利税11亿元。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是园区发展的灵魂。依托中国科学院等国内科研单位、高等院校、重点企业,坚持产学研合作创新,通过建立中试及产业化基地、联合攻关、引进转化科研成果等多种方式,建设了甘肃省聚氨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甘肃长通电缆股份公司技术中心等5个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立了风电设备研发及产业化中心、兰州理工大学有色金属新材料重点实验室白银研究所、中科院兰州化物所白银产业化中试基地、中科院兰州近物所产业化中试基地、中科院电工所超导试验变电站、土木工程院中试基地、西部凹凸棒应用研究院。与3所高校合作设立了大学科技园白银园区,与清华大学等4所高校合作设立了高校博士硕士研究生实践基地,极大地提升了园区科技创新能力。

产业聚集效应逐步显现。项目建设是园区发展的根本。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形成了化工及精细化工、有色金属及稀土新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现代加工制造(风电装备)等产业框架和产业集群。年产10万吨TDI、2.5万吨无水氢氟酸、10万吨烧碱、12万吨PVC、500吨聚碳酸酯中试等项目建成投产,化工循环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年产500台(套)兆瓦级风电叶片建成投产,二期1000台(套)风电叶片项目动工建设,配套项目相继建成,风电装备产业初具规模;年产5000吨碳酸锂项目产销两旺,二期工程年产1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已经国家发改委批复并动工建设,超细活性氧化锌、电池级氧化钴等项目正常生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取得新进展,科技部火炬中心批准设立“国家火炬计划白银有色金属新材料及制品产业基地”;引进建设了安全自毁式注射器、基因重组复合酶消毒护理液、SOD、凝血酶、有机生物农药及蒙牛生产基地,枸杞、籽瓜浓缩提取等生物制药及食品加工项目,食品药品产业快速发展。

创业服务功能不断提升。服务是园区发展的保障。以园区总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的高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为基础,整合科技资源,建设了高新区孵化器,配套标准厂房及综合办公场所1.2万平方米,开展创业培训、技术指导、项目孵化。设立了中小企业创业园,促进孵化项目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

建立园区风险投资机制和投资担保机制。设立园区投资基金,为入区项目提供投融资服务;积极协调银行信贷资金,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快速成长。

按照“投资成本全省最低、投资政策全省最优、投资服务全省最好”的理念,园区实行“相对独立、封闭运行、一站式服务”的模式。出台了《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优惠政策》,明确园区为“无费园”,通过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服务效率,加快构筑“产业高地”和“投资洼地”,园区进入了新一轮快速发展的黄金期。

而今迈步从头越

2010年9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白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白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抢抓西部大开发重大机遇,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按照省委、省政府“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围绕市委“六个必须”工作思路,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特色鲜明、规模适度、配套完善的要求,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努力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成为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

加快产业集聚,打造特色产业高新区。重点布局和发展领军我国聚氨酯工业的化工及精细化工产业,具有较强国内竞争优势的有色金属材料和稀土材料精深加工产业,以高纯碳酸锂、氟化锂、大功率储能电池、风力发电开发等为重点的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以及西北生物医药和中药加工提取产业等特色主导产业;到2015年,形成精细化工生态工业、有色金属及稀土新材料等国内一流的创新产业集群。入驻企业超过280家,实现营业总收入3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产值比重高于60%。

强化产学研结合,打造自主创新型高新区。进一步促进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深化产学研合作创新,加强与中国科学院、有关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科技产品及科技成果,拥有一批具有创新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知名产业品牌,建成一批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技术创新中心。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园区特色产业发展优势充分体现,工业生态和循环经济体系基本形成。

完善机制体制,打造创新服务型高新区。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各项激励制度、管理与服务的运行机制和服务体系,健全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和政策保障。加大白银高新区孵化器建设,增强平台支撑能力,推动中介机构发展,进一步加强行业技术创新平台、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研发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以及产学研合作等多种技术供给平台的建设。不断完善区内扶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公共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提供技术支持、信息服务、投融资服务、检测服务、培训服务以及商业服务等专业服务,打造创新服务型高新区。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打造环保生态型高新区。把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开发区建设的重大任务,运用高新技术对现有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着力培育发展新型循环经济产业,打造多产业横向联合与资源再利用纵向延伸相结合的循环经济体系,加快培育循环型企业、循环型产业和生态型高新区。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白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推动白银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一定能够以更加昂扬的斗志肩负起更加神圣的使命,以更加铿锵的步伐迈向更加辉煌的征程,以更加澎湃的激情谱写出更加绚丽多彩的乐章!

亚洲最大的锂盐生产企业———白银扎布耶锂业有限公司

化工园区初具规模

自主创新型企业———白银中科宇能科技有限公司

火炬计划白银有色金属新材料及制品基地在园区挂牌

安全自毁式注射器项目

 中科院兰州化物所白银产业化中试基地

配套完善的园区基础设施

基因重组复合酶消毒护理液生产线

园区一隅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