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视野

专家视野

潘教峰:科学技术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

发表日期:2017-11-15来源:放大 缩小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党的十九大报告如是定位“创新”,并提纲挈领地提出一系列目标和要求: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十九大报告中,这些目标和要求亦落地于时间轴线: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 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新时代,新起点。宏图展开, 未来可期。应当如何理解十九大报告对于科技创新的新目标、新要求?蓝图变为现实,在此过程中, 又须从哪些方面着力?《中国发展观察》记者就相关问题专访了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研究员潘教峰。

  中国发展观察: 应当如何理解十九大报告对于科技创新的定位? 

  潘教峰:科技革命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命运, 这一点毋庸置疑。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人类现代化的历史本质上是科技创新和进步的历史,近现代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与科技的革命性突破密切相关。科技是现代化的“发动机”,不断开辟社会生产力发展新空间,提髙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极大地丰富人类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科技是最具革命性的关键力量,支撑当前发展、引领未来进步,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可以说,中国的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正处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产业发展下行压力较大,迫切需要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同时要看到,全球抢占创新和经济发展制高点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要抓住历史机遇、努力弯道超车,加快创新发展,实现“从大向强”的转变,加快迈入世界创新中心。

  中国发展观察: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是我们的目标。知己亦须知彼,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有何特点? 

  潘教峰:当今世界,绿色、健康、智能引领创新方向,科技创新加速推进,深度融合、广泛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重塑世界格局、创造人类未来的主导力量。世界科技发展情况,具体可以总结为五个特点。

  一是科技发展呈现多点突破、交叉汇聚的趋势。许多基本科学问题面临突破,生命科学、纳米信息技术和认知科学等学科间交叉汇聚,自然、人文与社会科学交叉渗透,不断催生新的学科生长点。融合式创新日益显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社会创新、管理创新跨界融合,不断突破地域、组织、 技术的界限。

  二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创新模式变革将推动科学技术本身的深刻变革。物联网、云计算、社会计算、大数据、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 协同创新等创新模式结合,将给科学技术带来变革性影响,引发互联网、神经科学、计算科学等与其他技术髙度融合的颠覆性创新,促进跨界、跨组织、跨行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开放式、大众式新型科技创新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加速推动新科技革命的到来。

  三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将催生相关领域的科技突破,并引发对科技风险的反思。人类面临能源、环境、健康、农业、宇宙开发等诸多关系可持续发展的紧迫问题,其中蕴涵着大量跨学科的共性、复杂性科学问题。这迫使人类谋求科学突破和重大技术变革,推动众多科学领域协同创新和交叉发展。同时,科技双刃剑的特点更加凸显,为谋求可持续发展,低风险技术研究引起重视。人类精准基因工程技术、转基因、核能、机器人等在为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引发新的伦理问题或社会风险,促使人类对技术应用进行反思以及低风险技术的发展。

  四是物联网、服务与制造业的结合,将引发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变革,孕育新的经济増长点。通过价值链和价值网络实现横向集成,建立横跨价值链的端对端工程、垂直集成和网络化的制造系统, 如“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日本机器人计划、“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等。由此将催生若干未来的新兴技术:模仿人神经形态技术将促进自然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将开启新一代机器人技术开发与应用的新纪元,数字技术的发展将促进个性化治疗和靶向治疗,无人机技术和机器自行飞行技术有可能取得突破, 基于数字信息的分布式制造有望得到普遍应用,3D打印在集成电子部件及智能服装制造方面有可能取得突破。

  五是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出台创新战略和政策,致力重点突破、构建体系、提高效率,抢占未来发展先机。

  中国发展观察:能否介绍一下他们的举措? 

  潘教峰:比如美国,在2005— 2015年先后提出了一系列竞争力相关计划和法案,2009年、2011 年、2015年相继发布“美国创新战略”,强化研发与创新投资政策。德国2010年提出“高技术战略2020”,2013年推出“德国工业4.0”战略,2014年通过“新高技术战略”,从技术创新扩展到社会创新。日本每五年推出一期新的科技计划,2016年在第十次科技预测调査的基础上出台了第五期科技基本计划。英国2014年发布《2014— 2018新兴技术发展战略》,寻找并资助髙潜力技术,加速其推广及产业化。法国2014年发布“法国未来十年”报告,提出法国未来与科研、创新、高等教育相关的发展目标。欧盟2012年通过“展望2020” 计划,实施经济与社会新战略,积极推进创新活动。俄罗斯2014年公布至2030年科技发展预测,确定了能保障俄罗斯竞争优势的7个科技领域,俄罗斯科学院也在2013年开始改革。

  中国发展观察:过去几年间, 我国的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举世瞩目。未来还可能实现哪些对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科技突破? 

  潘教峰:从中长期看,未来世界可能发生若干类型的重大科技突破,一是在基本科学问题认知方面的重大突破,并引发系统性科技创新、多元群发的技术创新;二是发现现有理论体系难以解释或无法解释的新现象;三是重大技术突破引发产业创新或重大工具的出现,有效解决瓶颈制约,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四是人类突破极限的重大活动。

  当今中国,科技创新已成为支撑国家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的关键力量和锐利武器,扮演着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发动机的角色。中国的科技成就举世瞩目,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我认为,我国将发生一系列对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科技突破。比如对世界科技发展有重要贡献的原始创新;此外,有可能打破髙技术壁垒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或能带动我国产业跨越发展,或能对国家安全、改善民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我们还可能实现变革性技术创新,开辟新的市场,创造新的需求,形成新的产业。

  中国发展观察:更具体地来看,我们应从哪些领域着手,打造创新引领和支撑发展的技术和产业体系? 

  潘教峰:科技的国际竞争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比赛,比拼的是创新的速度、耐力和持续性。国际竞争形势瞬息万变,这要求我们始终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准确把握科技发展趋势, 研判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方向和重点。

  当前,我们应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领域,构建创新引领和支撑发展的技术和产业体系。

  —是构建创新引领和支持“ 中国创造” 的技术和产业体系。推动信息网络技术与制造技术、材料技术、农业技术等的融合, 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网格制造、柔性制造,促进制造业、农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升级,使生产更加智能化、自动化、个性化,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

  二是构建创新引领和支持“美丽中国”建设的技术和产业体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推进资源高效与循环利用, 摆脱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增长模式、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使人们享有舒适的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是构建创新引领和支撑“健康普惠中国”建设的技术和产业体系。改善民生福祉,发展优质化、营养化、功能化的农产品;发展低成本、高效率的医疗服务模式;发展绿色、智能、宜居的城市,促进城乡重要基础设施—体化建设,全面提高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使人们享有更好的医疗和教育、更便捷的交通和通信、更可靠的社会保障,实现经济社会与人民健康协调发展。

  四是构建创新引领和支撑“安全中国”建设的技术和产业体系。面向经济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军事安全、社会安全等新安全体系的重大战略需求,发展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防范技术,强化公共安全基础和体系建设,提高预警能力和应对处置能力。

  中国发展观察:科技创新是一个复杂体系,涉及科技规划、研究成果、科研体制改革、人才培养等密切相关的诸多层面。为了早日实现十九大提出的“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眼下应当重点处理好其中哪些关系? 

  潘教峰:首先要处理好“逐热点”和“涵养土壤”的关系。不能一味追踪热点、防止急功近利,要沉下心来,进一步涵养有利于创新的制度体系和文化土壤。追踪热点在科技平稳发展时还可以跟踪模仿乃至并行,一旦出现颠覆性技术就会被迅速甩在后面。科学发展的土壤一旦形成,就能蓄足科技创新的持续发展能力和后劲,新技术出现,形成新动能、新经济时就能占得先机。

  其次要处理好科技规划与动态调整的关系。从现在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强国,还需要两个15年中长期科技计划。要持续开展科技发展路线图战略研究, 研判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方向,针对我国发展瓶颈问题,制定我国重要领域科技发展路线图和重要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谋划好梯次接续的两个中长期规划。同时,要充分考虑到科技突破有时具有不确定性的现实情况,制定和实施规划时要根据科技发展的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三是处理好体制改革与科技发展的关系。以往的科技规划重发展、轻改革,没有充分运用改革手段来推动科技目标的实现, 将来应该注重实施机制的建立, 以各项配套改革来带动科技规划的落实。

  四是处理好集中攻关与自由探索的关系。对不同类型的科研活动采取不同的支持政策和评价模式, 对于基础科学研究,应该有允许失败、不求回报的雅量,这样才能鼓励自由探索,激发新想法的出现, 最终实现原创和前沿领域的突破乃至引领发展。

                                                             (《中国发展观察》 2017年第21期)

附件: